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施政計畫
壹、任務
合理利用海岸資源,回復海岸自然風貌。
貳、年度策略目標
-
- 推動永續海岸管理,營造四大亮點,提升工程品質,打造自然人文、親水樂活的美麗海岸。
- 規劃新建濕地、沙丘等相關自行車道、跨橋、公園、公廁及木棧道等相關設施,型塑完善生態廊道。
- 優化全國第一座海岸環境監測科技中心,建置桃園海岸水質監測網絡,以建構污染緊急應變機制,推動海洋環保艦隊及環保潛水隊,強化公私夥伴關係。
- 持續執行桃園市海岸淨灘活動,擴大招募海岸巡護志工,發展以在地社區為主題生態旅遊,推動海洋環境教育。
資訊監控、守護海岸桃園市海岸環境品質監測暨資訊管理中心建置計畫
主要針對桃園海岸地區水質連續自動監測系統之設站執行整合規劃,結合海岸環境監測科技中心及資訊管理系統建構、水質定期檢測作業進行前期規劃評估工作,並針對海岸藻礁範圍及觀新藻礁野生動物保護區生態系海沙覆蓋率進行調查掌握,作為未來推動執行之參考依據,以助於後續掌握桃園市海岸環境現況及即時資訊。
資訊監控、守護海岸 階段推動、水鳥新樂園桃園許厝港濕地景觀整體營造委託規劃設計技術服務案
許厝港濕地範圍約位於埔心溪~富林溪出海口間,東側大約以台61線省道為界,約961公頃。
因屬重要鳥類棲地,於民國100年1月被公告為重要濕地,近年來因傳統農/漁業式微,環境教育興海岸觀光休閒活動興起,故市府根據104年2月公布實施的濕地保育法,採以生態復育結合濕地生態公園發展型態推動許厝港濕地景觀營造計畫,並於許厝港重要濕地(國家級)保育利用計畫108年9月正式公告實施之後,將遵循相關規範,利用河口及部分可回收之魚塭,打造「水鳥濕地樂園」,提升其生態功能外,亦將逐步串接結合當地環境教育和觀光休閒產業發展。
階段推動執行計畫:
第一階段:將新街溪~老街溪間可回收魚塭生態復育,提升生態多樣性,吸引水/陸域鳥類棲息。
第二階段:積極向南/北擴充可連續串接之環境教育、休閒路徑(串連四周動線,包括自行車跨橋/自行車環狀路徑及賞鳥、賞蟹環教路線),推廣環境教育。
第三階段:將完備關鍵服務性設施,提供高品質生態旅遊場所,推動生態旅遊。
許厝港規劃願景初步平面構想圖
許厝港規劃願景初步構想圖
資訊監控、守護海岸 海岸地區環境維護桃園市海岸地區環境清潔維護計畫
資訊監控、守護海岸 階段推動、地質公園草漯沙丘整體景觀營造二階段推動
占地約4平方公里的草漯沙丘,是桃園最美麗海岸之一,更是桃園人最驕傲的沙岸景觀區。
海岸線上的沙漠,有特殊的植物及珊瑚礁生態,在初步調查後,市府決定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循程序由桃園市自然地景審議委員會審議,也將推動成草漯沙丘生態園區,研擬推行總量管制、安排解說志工,籌組巡護隊定時巡邏,並將此地列為重要生態教育項目,讓市民有機會接近認識這片特殊的自然地景。
階段推動執行計畫:
第一階段:於大園區潮音北路推動草漯沙丘景觀設施新設工程,打造景觀休憩點,透過自行車完整串聯內陸至外海動線,營造環狀遊憩路徑。
第二階段:另於觀音區忠孝路推動沙丘地景廊道示範區之沙丘自由體驗區,創造開放性體驗活動景點增加多元性,吸引觀光人潮。
草漯沙丘規劃示意圖
草漯沙丘整體規劃構想圖
![]() |
![]() 示範B區規劃設計構想平面圖(大園區潮音北路)-(預計109年度完工) |
![]() 海管處林處長與農業局及林務局至草漯沙丘現勘 |
![]() 海管處林處長與農業局及林務局至草漯沙丘現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