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厝港捕鰻漁業設施創意設計大賽頒獎暨成果發表會
時間:110年10月31日上午10時
地點:桃園市大園區許厝港(海巡署圳頭雷達站旁)
活動流程:活動流程V4
浪漫後湖溪_湖光月色水上音樂會
時間:110年10月23日下午18時
地點:後湖溪生態園區(桃園市新屋區新港路66號)
相關資訊詳情
https://fb.watch/8P5F50c_qt/
註冊步驟:進入里海學堂網站https://www.satoumicollege.com.tw/ /按選單「登入」/按「註冊」/輸入基本資料
報名流程:按選單「登入」/輸入身分證字號及密碼/按選單「線上報名」並點選「大師講座課程」/選擇有興趣的課程並按下「報名」即可完成[/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
這個出不了國的夏天,有計畫好去哪裡走走,體驗新的事物了嗎? 🌞 🏖︎ 從全球疫情爆發以來,我們有更多的時間認識屬於我們的這塊土地,你知道除了澎湖之外,台灣本島也有百年的石滬嗎? 更棒的是,現在你有機會可以親手體驗搭建石滬的過程!
新屋石滬的設立得追溯至清朝,漢族先民來台開墾,將海岸就地取材的鵝卵石徒手堆砌成上百公尺甚至達上千公尺的石堤,在那個沒有搬運機具的時代,一座石滬的完工都是動員人力一粒一粒搬運、堆疊起來的,無形之中也凝聚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石滬捕魚的原理是利用漲潮將魚群帶進堤岸,待退潮時,漁民便可捕獲受困的魚群。目前新屋深圳北岸至蚵間周邊共有11座石滬,深圳2座,蚵間9座,保存狀況較佳者為蚵間2、3、6號石滬,皆尚具捕魚功能;其中編號第3號的石滬,全長322公尺,曾捕獲到1000台斤( 即600公斤)的漁獲。
百年石滬群,這一座綿延台灣西海岸的「海上長城」,不僅蘊含人文風采,也是觀察濱海生態的好去處。石堤上除了能見石蚵、笠螺、蝦、蟹等潮間帶生物出沒,漲潮時還可見海葵如花綻放的姿態,豐富多樣的生態群,處處是亮點。
如今的石滬雖不再扮演著維持漁民生計的角色,卻是見證老祖先智慧的歷史遺跡。
▶ Free of Charge! 限時免費參加!
▶ 新屋石滬故事館 桃園市新屋區蚵間里3鄰20-2號
▶ 新屋石滬故事館 & 新屋石滬群
▶ 一日石滬修築匠師青年工作假期匠為完全對外公開活動,歡迎18-40歲青年,對於石滬修築匠師體驗有興趣的人踴躍報名參與!
▶ 每梯次以10人為限
體驗內容 | 活動說明 |
---|---|
屬於這些石頭們的故事
-新屋石滬發展簡介 |
1.石滬簡介
(1)石滬的由來演進 (2)石滬的種類分布 2.新屋石滬古往今來 (1)新屋石滬歷史 (2)新屋石滬現況 (3)新屋石滬發展 新屋沿海及石滬在地生物介紹,透過環境解說帶領遊客充分體驗自然與文化,增進民眾對當地生態環境的認同感,發現隱藏在石滬間的小驚喜! |
自己動手做!
愛滬不分你我他! |
講解新屋石滬結構,因應在地環境有何特色,如何判別適當時間修築、如何疊砌,如何判斷修復的需求…等 |
跟隨著優秀匠師實際走訪蚵間/深圳石滬群,現地演練選滬址、石滬堆疊工法、生態共存等體驗學習,經驗傳承交流。 |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107090417202174030200
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
興展創意數位有限公司
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新屋石滬故事館
週一至週五 上午9: 30 -下午6 : 00
興展創意數位有限公司 02-2392-8599 分機14 吳小姐
或私訊粉絲專頁 新屋石滬-Fun假好去處
110年度許厝港捕鰻漁業設施創意設計大賽 總獎金35萬元 歡迎踴躍報名!
捕鰻魚苗架為許厝港濕地重要的捕魚文化,非常具有保存的價值,故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規劃舉辦本次設計大賽,廣邀設計團隊參與集思創作,結合在地文化與地景藝術,賦予捕鰻苗設施全新的生命力,促進地方創生,參賽資訊說明如下:
• 徵件時間:即日起至110年8月13日24時截止
• 說明會及題材:
1. 競賽視訊說明會110年7月24日下午3時(Google Meet代碼:xzd-hhgg-hkn)。
2. 創作位置於桃園市大園區新街溪至埔心溪海堤區域6座漁業設施(含捕鰻魚苗架5座及工寮1座),詳如簡章附圖。
3. 依整體美觀性、結構功能性、在地創意性及環境友善性四大方向作為設計構思。
• 作品規格:請詳參下方簡章連結。
• 獎項與獎勵:
🥇金獎 1 名,頒發獎金 10 萬元,獎座一座。
🥈銀獎 1 名,頒發獎金 7 萬元,獎座一座。
🥉銅獎 1 名,頒發獎金 5 萬元,獎座一座。
🏅佳作 3 名,頒發獎金 3 萬 5,000 元,獎狀一幀。
🎖入選 若干 名(依評選結果而定),頒發獎金 2千元,獎狀一幀。
• 報名方式:
本活動採書面郵寄報名,務必備妥報名文件後以掛號郵寄至地址「244020 新北市林口區仁愛路二段502號A6棟12樓1206B室_點點塑」收,並註明參加「110年度許厝港濕地捕鰻漁業設施創意設計大賽」即可。
• 指導單位|內政部營建署
•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
• 協辦單位|點點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桃海人攝影大賞 作品募集中!
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為響應世界海洋日,辦理桃海人攝影大賞,桃園市擁有將近46公里的海岸線,其中包含了許厝港濕地、草漯沙丘、觀新藻礁及新屋石滬等眾多生態人文亮點,本次攝影比賽號召各界攝影高手,以鏡頭捕捉桃園海洋及海岸之美,讓更多朋友能夠透過一幅幅的攝影作品,欣賞、領略美麗而珍貴的桃園海岸。參賽資訊說明如下:
🥇金獎 1 名,頒發獎金 1 萬 6 千元,獎狀一幀。
🥈銀獎 1 名,頒發獎金 1 萬 2 千元,獎狀一幀。
🥉銅獎 1 名,頒發獎金 8 千元,獎狀一幀。
🏅優選 5 名,頒發獎金 3 千元,獎狀一幀。
🎖佳作 20 名,頒發獎金 1 千元,獎狀一幀。
https://www.surveycake.com/s/xYrpO
本活動採線上報名,務必將參賽作品及本人親簽之著作財產權授權同意書圖檔併同傳送。
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為辦理草漯沙丘地景展示館展佈,希望藉由競圖比賽網羅優秀設計好手的創意,使草漯沙丘得以傳遞教育意義,推廣行銷體驗活動與在地創新產品,帶動海岸地區經濟發展,並提升產業創新活力。參賽資訊說明如下:
一、報名對象:
1.桃園在地大專院校相關設計科系與研究所之在校學生
2.設籍桃園市並就讀國內外相關設計科系與研究所之在校學生
符合上述任一資格者,以團隊方式組隊(至多以3名為限,每組僅可參賽一件作品)報名參與本項學生競圖活動。如非桃園市內大專校院之參加團隊,成員中至少一位須設籍桃園市。
二、競賽主題:分為產品組、活動組、打卡牆組等3組,詳細活動資訊請參閱競賽須知。
三、活動期程:
1.線上報名及圖說收件截止日期:110年6月1日(三)17:00
2.資格審核通知日期:110年6月4日(五)
3.第一階段初選:110年6月7日(一)
4.第二階段決選:110年6月11日(五)
5.評審結果公告日期:110年6月18日(五)(暫定)
6.頒獎日期:配合草漯沙丘地景展示館開幕典禮頒發(預計110年7月),得獎作品將製作成品並於草漯沙丘地景展示館公開展示。
四、競圖獎勵:每主題組別各有
五、報名方式、設計圖規格及繳交方式:
1.一律採網路報名,110年6月1日(三)下午5時前請以電子郵件寄送至peggy540907@gs.cier.edu.tw趙先生(含報名文件、作品、參賽同意書),如寄發後2日內未收到回覆郵件,請致電TEL:02-2735-6006#6333洽詢。
2.設計圖面規格:
設計圖面電子檔請以PDF檔案格式儲存至雲端,並於110年6月1日下午5時前將雲端連結寄送至收件信箱(手繪圖稿亦請掃描轉存PDF檔),寄信主旨請註明設計者與作品名稱,以利上傳網站展出,請確定該雲端連結是否可檢視以及下載。
六、報名網址:
詳細報名及活動資訊請詳競賽須知(含沙丘館2樓餐廳菜單及菜色照片),下載網址:https://reurl.cc/pmKroQ
七、參賽者(單位)須簽署參賽同意書(如附件),其同意內容包括:
1.保證作品為未公開發表且無抄襲或未曾參與國內外其他競賽之創作。
2.若本作品涉及違反著作權相關法律,造成第三者之權益損失,本人願自負一切法律責任,概與主辦單位無關。
3.若得獎作品經檢舉有抄襲之嫌經查證屬實,主辦單位得取消名次並追回獎項。
4.無償提供設計作品之原始電子檔案,以供主辦單位編製於任何型式之媒材並使用於與本案相關之推廣展示活動。
5.主辦單位於辦理相關活動時,如有引用其設計內容或理念之一部或全部或有類同等情形,同意不依著作權法追訴其智慧財產權,且不行使著作人格權。
6.主辦單位參考應用作品保有修改權,參賽者不得異議。
桃園市政府委託桃園石滬協會花了125天,動員727人次,終於在上個月8日修復新屋蚵間3號石滬,3號石滬堤長322公尺,是新屋石滬群中最大的一座,鄭文燦特別於今日(29)蒞臨主持竣工祈福儀式,除了感謝桃園石滬協會團隊辛勞的修築外,也歡迎大家一起到蚵間走踏「蚵殻細道」,緬懷先人捕魚的智慧,及體驗修築石滬的樂趣。此外,並當場宣布新屋石滬故事館即將於明(110)年3月16日開館營運,加入傳承新屋百年石滬文化的行列。
鄭市長說,新屋石滬僅留11座較完整,9座位於蚵間里,2座位於深圳里,市府在108年4月8日將新屋蚵間石滬群中現況較佳的2、3、6號石滬,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登錄為文化景觀,加強對石滬的保護,目前已經完成1、2、3、6號等4座石滬修復,剩餘7座石滬規劃於3年內完成修復,於112年可重現新屋沿海11座石滬,並全數納入文化資產,打造屬於桃園海岸的「海上長城」。
鄭市長表示,目前海管處已開始編纂石滬通識教材,預計於明年4月開課,並以培育500位種子教師為目標,此外,也將開辦石滬解說菁英班,每班招收15人,規劃36小時的訓練課程,希望藉以培養出能寫、能說、能帶的全能解說員,配合開發石滬修築體驗遊程,傳承新屋百年石滬文化。原為警察局哨所及宿舍的蚵一哨所,隨著解嚴撤防後功成身退,逐漸成為無人使用的閒置空間,海管處於去年投入新臺幣637萬元,啟動整修活化計畫,今年5月完工,打造成為新屋石滬故事館,肩負推廣石滬文化的重大使命,樓上陽台還可提供造訪遊客觀賞無敵海景,同時兼具環境教育及觀光休閒功能,即將在明(110)年3月16日開館營運,屆時歡迎大家一起來體驗。
呂理德局長表示,蚵間9座石滬先在近岸處發展,而後向外海興建,層層向外擴展的圓弧看起來就像魚兒身上的鱗片,被學者專家喻為是具有特色的魚鱗型石滬,擁有300多年歷史的石滬群是一個石滬由單一個家族所管理、使用,即「一戶一滬」。109年7月完成新屋蚵間石滬群文化景觀保存及管理原則,並已於109年12月完成新屋蚵間石滬群文化景觀保存維護計畫,使新屋石滬於法制面受到完善保護,並讓滬主繼續使用,以維護傳統的友善捕魚方式。
桃園石滬協會理事長許仁郎指出,最外圍在大潮時分才會露臉的3號深滬,是持續進行漁撈作業最久,漁獲量也最多的石滬,但也是最難修繕的,曾經在修繕期間的今年5月8日一網捕獲1000多台斤黑喉魚(高經濟價值的鮸魚之一)分享里民與社區共享共榮。然而石滬被海浪日夜的沖擊毀損,協會的一群年輕志工從日漸凋零的老師傅傳承古老的修護技藝,迄今已完成1、2、3、6號石滬的修復,成為一座座良好的多孔隙生物棲息場所,能讓海洋生物躲避,滬堤上常見石蚵、笠螺、蝦、蟹等,不時也能發現海葵、海星、章魚等蹤跡,堪稱是海洋生物的育嬰房,今年5月到12月,石滬協會已經成功舉辦11次「石滬漁人捕魚趣」體驗活動,參與的550位民眾不但認識濱海的動植物,更在潮間帶由當地住民教導如何挖掘海瓜子,並在石滬使用人的指導下以手扠網下滬捕魚,玩得快樂、盡興又學到很多海濱知識為桃園市民及全台灣民眾提供一個優質休憩及良好親子教育體驗的場所。
海管處表示,石滬是早期漁民利用海水漲、退潮位差原理,漲潮時,魚蝦隨海水游入,退潮後就會被困在石滬內,藉此捕撈漁獲,這是漁民與海共生共存的智慧展現。而為了守護新屋珍貴的石滬文化,每年都會透過舉辦各類活動,讓大小朋友們走入石滬內,體驗抓蟹、採螺、捕魚的樂趣,希望藉此吸引更多人了解石滬的文化價值。
今日桃園市長鄭文燦、立法委員黃世杰、議員陳睿生、客家事務局代理局長戴興達、農業局副局長江富貴、文化局副局長王麗娟、環境保護局長呂理德、海岸管理工程處長林立昌、新屋區長姜義坤、中央大學講師李宗勳、教授俞秋豐、國立海洋大學助理教授王俊昌、蚵間里長許關蘇、深圳里長李子維、桃園市中壢區漁會理事長葉國傑、海客協會理事長葉曾孟、新庄文史工作室理事長姜義溎、新屋高中校長陳大魁、新屋區蚵間國小校長江惠玲、新屋區海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黃裕聖、新屋區調解委員會主席姜鴻鈞等均出席與會。
新聞發布: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長林立昌0910285161
新聞聯繫: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公共關係室主任蔡元正0928878271
一、為提倡垃圾減量,美麗海岸的環保知識,自109年11月07日辦理「桃園愛淨灘 減塑環保一齊來」活動,場次時間為2小時,歡迎共同參加。
二、報名資格:人人皆可參加,全程免費。
三、參加人數:每場次基本以300人為限,額滿為止。
四、報名方式:活動相關訊息請洽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趙先生03-3865711分機308、張先生03-3865711分機532。
五、活動地點:觀音海水浴場以北至白玉藻礁(桃園市觀音區中興路458號)
六、活動時間:08:00-10:00
七、現場提供茶水,為響應環保愛地球,請自備環保杯,感謝您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