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建設規劃及成果

Home / 海岸保育 / 海岸景觀 / 海岸建設規劃及成果

海岸建設規劃及成果

- 海岸建設規劃 -

桃園濱海綠色廊道造林計畫

為推動生態城市造林計畫,增進桃園市轄內土地綠覆率,本處導入企業共同推動植樹造林合作,攜手植樹造林串連既有保安林提供防災減災功能,促進海岸景觀綠美化並發揮環境教育功能,鼓勵全民參與海岸造林計畫。

本計畫完成後可提供防災、減災的功能,減緩海岸線退縮,擴大生態效益,營造海岸生物的棲息地,並可串連既有保安林,重建海岸生態廊道,提供優質的生態旅遊環境,且兼具環境教育功能,提升森林碳匯能力,淨化海岸空氣品質。

桃園濱海綠色廊道造林計畫
桃園濱海綠色廊道造林計畫

許厝港低碳轉運中心

大園區許厝港重要濕地107年在本府投入新臺幣4,018萬元展開全國最大的濕地生態復育工程,採取土方挖填平衡淤泥不外運,控制高程讓海水潮汐自然感潮,透過土壤晶化處理,提高濕地保水能力,新增約22公頃的濕地面積,生態環境變好了,水鳥也重新回到許厝港濕地覓食及育雛,吸引不少遊客前往賞鳥,儼然成為本市著名海岸觀光景點。

每逢假日大量遊客及賞鳥人士驅車進入許厝港濕地,因該區域停車位數量不足,且道路狹小不易會車,造成交通堵塞,遂於鄰近濕地旁學府路台61高架橋下空間規劃「許厝港低碳轉運中心」公共設施設置,導入汽機車及遊覽車停車場(85席)、電動巴士停靠站、電動機車、自行車租賃站、景觀式廁所,假日時引導車輛停入高架橋下停車場,以騎乘自行車、電動機車前往許厝港濕地,或以電動接駁巴士將遊客載運至濕地,以解決許厝港濕地停車位不足之問題,帶動觀光人潮並滿足民眾生理需求。

許厝港低碳轉運中心
許厝港低碳轉運中心

永安堤頂自行車道串聯及周邊景觀工程

後湖溪生態園區周邊因獨特地理環境而擁有平穩開闊的水域,適合獨木舟等水上活動發展,本處於110年至111年建置湖畔咖啡屋、親水平台、碼頭等,為辦理整體空間營造,且更完整連結在地景點(海螺文化館、永安漁港、青年體驗營…等),預計串聯堤頂自行車道、優化後湖溪兩岸空間環境及步道並整治後湖溪,給予民眾更好更多的休憩空間。

永安堤頂自行車道串聯及周邊景觀工程

永安堤頂自行車道串聯及周邊景觀工程

永安漁港遊客停車場

利用台61線的橋下閒置空間新建永安漁港遊客停車場,解決長久停車不足的問題,並可作為新屋觀光發展的命脈,銜接周遭各景點,打造新屋觀光旅遊的轉運樞紐,提升地方人流乘載力,促進整體觀光發展。

永安漁港遊客停車場

永安漁港遊客停車場

永安低碳轉運站

預計利用台61旁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之未登錄地規劃為低碳轉運站,提供遊客休憩空間、生態教育空間、電動機車換電站、自行車租賃站、候車亭及停車場,作為永安漁港、後湖溪生態公園、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藻礁生態園區等觀光旅遊之停靠中繼站,滿足當地停車空間之需求,提升整體區域發展及經濟效益。

永安低碳轉運中心

永安低碳轉運中心

永安漁港遊客服務中心

桃園市新屋區永安漁港周邊閒置之警察局未來將整修活化為遊客服務中心,提供遊客旅遊諮詢、休憩、充電、補給、展示、賞景、公廁及停車等多元服務,未來結合民間資源進行委外經營管理,成為永安漁港周邊之服務新據點。

永安漁港遊客服務中心

永安漁港遊客服務中心

「桃園市許厝港重要濕地生態景觀整體營造計畫」

許厝港濕地北起埔心溪,南至富林溪是典型的海岸型濕地,鳥類多達49科、180餘種,國際鳥盟於民國88年評定為重要野鳥棲地(IBA),內政部於民國104年2月劃定為國家級重要濕地,總面積961公頃,海岸線長度10.5公里。

本處採三階段計畫接續完成生態性、景觀性及服務性等三大設施。第一階段的生態復育營造工程已於109年1月完工,利用收回佔用魚塭用地進行濕地復育,並將老街溪出海口處陸化淤積土採挖填平衡方式,進行載運至魚塭進行回填並塑形成鳥類適合覓食之地形地貌,復育新增面積達22公頃,成功吸引許多候鳥重回許厝港濕地。本案目前是全國最大的濕地生態復育工程,並於108年12月在全國17個機關共計38處濕地評比中脫穎而出,獲得內政部營建署評鑑為「特優」的最佳成績。

許厝港濕地成功復育後,到訪的鳥種與數量都有顯著成長,108年11月更首次觀察到稀有冬候鳥冠鷿鷈、禿鼻雅、黃頭鶺鴒,歷年觀測到的鳥種紀錄已達231種,鳥友們驚呼已回復到15年前的盛況,各單位皆肯定許厝港濕地已落實達成階段性目標。

許厝港濕地於生態性設施完成後,已成功吸引許多民眾前來賞鳥,未來將陸續設置景觀性及服務性設施,設置許厝港濕地公園、景觀步道(約1,080公尺)、自行車道跨橋及遊客服務中心等設施,全力打造成為國際級的「水鳥濕地樂園」,將許厝港濕地營造成兼具生態旅遊、環境教育、觀光遊憩之海岸型濕地,預估每年將可吸引10萬人次造訪,可創造至少新臺幣1億元的經濟產值。
圖1 桃園市許厝港重要濕地生態景觀整體營造計畫

圖1 桃園市許厝港重要濕地生態景觀整體營造計畫

本計畫分為4案進行,分別如下

1.許厝港濕地公園及景觀步道新建工程:

許厝港濕地公園設置解說涼亭、地景裝置、解說導覽設施、植栽、PC地坪步道及濕地故事走廊等服務性設施及民眾休憩空間,打造友善的生態旅遊環境。

圖2 許厝港濕地公園及景觀步道新建工程

圖2 許厝港濕地公園及景觀步道新建工程

2.許厝港濕地老街溪及雙溪口溪新建自行車道跨橋工程:

桃園市濱海自行車道路網位於大園區的路線,新街溪與埔心溪皆有自行車道跨橋供民眾騎乘,僅老街溪未設置跨橋,難以將許厝港國家級重要濕地與草漯沙丘自然地景串聯,且也形成自行車路網斷點,故需新建自行車道跨橋,以完善自行車道路網,並提供完整生態路廊,本案設置RC橋梁,跨距約200公尺。

圖3 許厝港濕地老街溪及雙溪口溪新建自行車道跨橋工程

3.許厝港濕地捷運A15站至許厝港新設自行車道工程:

大園區為臺灣國際機場所在地,並鄰近大眾運輸場站有高鐵桃園站及捷運A15站,為吸引國內外旅客造訪許厝港濕地,縱向軸線利用既有街道規畫自行車路線串接捷運A15站至許厝港遊客服務中心再到濕地公園,橫向軸線則以遊客服務中心為中心,串接竹圍漁港及草漯沙丘潮音海觀景步道,總計自行車路網長度約15.84公里,期望遊客能以低碳樂活方式展開賞鳥之旅欣賞國家級重要濕地。

圖4 A15至許厝港新設自行車道工程

圖4 A15至許厝港新設自行車道工程

4.許厝港濕地新設遊客服務中心新建工程:

基於生態復育迴避及提倡低碳慢遊,於台61 橋下建立連接各區之快捷自行車道(約4,300公尺),串聯濱海各區生態資源及人文資源,同時成就節能減碳之觀光體驗模式及設置遊客服務中心,導入便利商店、自行車租賃站、廁所及停車空間之機能(汽車停車格約為55格、機車約為59格),帶動觀光人潮並滿足民眾生理需求。

圖5 許厝港濕地新設遊客服務中心新建工程

圖5 許厝港濕地新設遊客服務中心新建工程

「桃園市點亮新屋125整體營造計畫」

濱海自行車道各支線並未有效整合,各路線不易互通,造成自行車道多處斷點,且地方景點缺乏經營管理,導致地方觀光發展受限,本計畫擬興建永安漁港遊客中心作為新屋旅遊發展核心,分別於本市新屋段利用橋下空間建置1條自行車專用道(快捷路線)及既有道路標線建置8條自行車混合車道以串聯周邊景點(慢活路線),並新建5處遊憩園區,包含藻礁生態園區、後湖溪生態園區、牽罟文化園區、濱海植物園區、石滬文化園區等,新屋整體營造計畫即包含一心二線五園區,故簡稱新屋125整體營造計畫。除了建置自行車系統提供遊客以綠色友善方式悠遊新屋外,同時創造海洋客家文化體驗場所、觀賞植物等生態的教育環境、划船遊憩的水域、遊客觀光休憩的據點等多元旅遊空間,藉由綠色網絡及遊憩亮點的全盤推動,掀起生態旅遊熱潮,為本市新屋區觀光發展注入活水,目前計畫全數設計發展中,未來將積極爭取預算,為新屋觀光發展注入活水。

本計畫預計將分為三年逐步推動,第一年(110年)優先推動後湖溪生態園區景觀活化改善工程、新屋濱海植物園區景觀活化改善工程、新屋區好客莊園周邊林下步道新建工程;第二年持續推動台61橋下永安漁港遊客服務中心興建工程、台61橋下及周邊景點串聯自行車道新建工程、藻礁生態園區廣場及停車場新建工程、石滬文化園區景觀步道新建工程等,預計於112年可完成本計畫之建設。
桃園市點亮新屋125整體營造計畫藍圖

圖1. 桃園市點亮新屋125整體營造計畫藍圖

 

永安漁港遊客中心

利用台61線的橋下閒置空間新建永安漁港遊客中心,作為新屋觀光發展的核心區域,銜接周遭各景點,並導入服務櫃台、生態講解教室、假日市集、自行車租賃站及汽機車停車場,打造新屋觀光旅遊的轉運樞紐,提升地方人流乘載力,促進整體觀光發展。
永安漁港遊客中心設計模擬圖

圖2. 永安漁港遊客中心設計模擬圖

 

新屋台61橋下串聯自行車道

利用台61橋下建置專用自行車道及既有8條產業道路劃設標誌標線,作為自行車混合車道,建置自行車系統。橋下空間因路堤、河道等限制全線分為兩段,分別自藻礁教室至永安漁港遊客中心及綠色隧道起點至石滬文化休憩站,混合車道則分別串聯藻礁生態園區、後湖溪生態園區、海螺文化館、永安漁港、牽罟文化園區、綠色隧道起點、觀海亭及石滬文化園區等景點。此外考量騎士生理需求分別於橋下適當空間設置休憩節點,提供廁所、座椅等服務性設施,建置完整且友善的自行車道網絡。
台61橋下串聯自行車道設計模擬圖

圖3. 台61橋下串聯自行車道設計模擬圖

 

藻礁生態園區

於藻礁生態教育園區之木棧道入口處建置停車場及入口意象及導覽廣場,解決遊客車輛停放問題,帶給遊客更完整之休憩空間,同時也利於藻礁生態教育之推廣,提升民眾生態保育意識,使得臺灣的珍貴資源能得到更多的重視及愛護。
藻礁生態園區設計模擬圖

圖4. 藻礁生態園區設計模擬圖

 

後湖溪生態園區

後湖溪生態園區原為永安北岸濱海遊憩區,將針對周邊空間進行整體性規劃,工程內容包含建置湖畔咖啡屋、親水平台、戶外親子遊樂區及既有公廁外皮整建,可提供簡易餐飲、親水遊憩、獨木舟體驗、及環境教育場域,未來將導入民間資源委外經營管理,成為本市最具特色之親水活動場域。
後湖溪生態園區設計模擬圖

圖5. 後湖溪生態園區設計模擬圖

 

新屋濱海植物園區

新屋濱海植物園位於永安漁港南岸,原永安雪森林遊憩區舊址,利用原生濱海植栽作為主體,並根據園區內空間特色及需求,培植台灣原生植栽,增加園區植物豐富度,再規劃一處遊客服務中心及少量硬體設施如步道、廁所等,提供民眾得以親近自然生態之深度旅遊景點,促進新屋區觀光發展多元化。
新屋濱海植物園設計模擬圖

圖6. 新屋濱海植物園設計模擬圖

 

牽罟文化園區

牽罟文化館(原好客莊園)已於今(109)年6月19日開幕啟用,牽罟文化館以北之木棧道,已發包施作中,以作為示範性保安林下步道,預計今年底將可完工開放,未來將持續推動好客莊園以南之木棧道(約331公尺),增加林下步道長度,並串聯至綠色隧道,提供民眾一條可以遮陰避暑的林下人行步道,營造牽罟文化園區。
牽罟文化園區周邊林下步道設計模擬圖

圖7. 牽罟文化園區周邊林下步道設計模擬圖

 

石滬文化園區

桃園市新屋石滬群既有11座石滬,推估已有三百年歷史,其中蚵間石滬群2、3、6號石滬已於108年登錄為本市文化景觀,並已將蚵一哨所重新整修作為石滬故事館,未來將於周邊設置入口意象、導覽解說、潮汐告示牌等設施,營石滬文化園區,利於遊客深入了解石滬文化與自然生態。
石滬文化園區入口意象設計模擬圖

圖8. 石滬文化園區入口意象設計模擬圖

- 海岸建設成果 -

大園區內海段及圳頭段濱海自行車道欄杆

大園區內海段及圳頭段濱海自行車道因年久失修有危險之虞,為提供遊客舒適安全的騎乘環境,本處自109年開始,陸續將鏽蝕損壞的鐵欄杆汰換成抗風、抗鹽的塑木欄杆,不僅美觀耐用,延長使用壽命,亦可大幅降低管理維護成本,迄111年已完成4,464公尺欄杆汰換。大園區內海段及圳頭段濱海自行車道欄杆

大園區內海段及圳頭段濱海自行車道欄杆

許厝港濕地天幕及景觀廁所新設工程

許厝港濕地擁有豐富的生態與絕佳的觀海、賞鳥、賞夕陽地點,但缺乏如廁地點,造成遊憩旅客之不便。原設於當地天幕因鄰近海邊,缺乏遮蔽物阻隔及經年累月海風吹拂、鹽蝕侵害,已生鏽、舊損,雖不影響使用功能卻易造成設備老舊、乏人維護之負面觀感。

為提供遊客舒適的遊憩環境,本處於周邊興建「小燕鷗造型天幕」,並設置寬敞.明亮.潔淨.通風.友善的五星級景觀廁所,提供舒適的如廁環境,因設施新穎、完善、便利,已吸引大批遊客湧入,「小燕鷗天幕」成為當地特色地標,許厝港濕地已成為海岸遊憩熱點。

天幕2
天幕2

天幕3
天幕3

天幕4
天幕4

天幕1
天幕1

桃園市許厝港重要濕地生態景觀整體營造計畫

「桃園市許厝港重要濕地生態景觀整體營造計畫」
許厝港濕地北起埔心溪,南至富林溪是典型的海岸型濕地,鳥類多達49科、180餘種,國際鳥盟於民國88年評定為重要野鳥棲地(IBA),內政部於民國104年2月劃定為國家級重要濕地,總面積961公頃,海岸線長度10.5公里。

本處採三階段計畫接續完成生態性、景觀性及服務性等三大設施。第一階段的生態復育營造工程已於109年1月完工,利用收回佔用魚塭用地進行濕地復育,並將老街溪出海口處陸化淤積土採挖填平衡方式,進行載運至魚塭進行回填並塑形成鳥類適合覓食之地形地貌,復育新增面積達22公頃,成功吸引許多候鳥重回許厝港濕地。本案目前是全國最大的濕地生態復育工程,並於108年12月在全國17個機關共計38處濕地評比中脫穎而出,獲得內政部營建署評鑑為「特優」的最佳成績。

許厝港濕地成功復育後,到訪的鳥種與數量都有顯著成長,109年第一季候鳥單日觀察數量最高1,402隻次,相較108年同期的觀察量261隻次,成長幅度超過5倍。109年也相繼發現禿鼻鴉、黃頭鶺鴒、白腹琉璃、寒林豆雁、凍原豆雁、黃眉黃鶲、漠即鳥等鳥種首度出現,至110年 10 月底止在許厝港濕地的鳥種觀測紀錄累積到 241 種,鳥友們聞知後都雀躍不已,驚呼許厝港濕地的鳥況,就要恢復到 15 年前的盛況了。,各單位皆肯定許厝港濕地已落實達成階段性目標。

許厝港濕地於生態性設施完成後,已成功吸引許多民眾前來賞鳥,未來將陸續設置景觀性及服務性設施,設置許厝港濕地公園、景觀步道、自行車道跨橋及低碳轉運中心等設施,全力打造成為國際級的「水鳥濕地樂園」,將許厝港濕地營造成兼具生態旅遊、環境教育、觀光遊憩之海岸型濕地,預估每年將可吸引10萬人次造訪,可創造至少新臺幣1億元的經濟產值。

桃園市許厝港重要濕地生態景觀整體營造計畫
桃園市許厝港重要濕地生態景觀整體營造計畫

石滬文化園區

桃園市新屋石滬群既有11座石滬,推估已有三百年歷史,壯觀的蚵間石滬群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朝聖。為了讓來訪遊客有安全的休憩環境了解石滬文化與自然生態,本處投入新臺幣1,500萬元,修復200公尺已破損的濱海步道,再於靠海側設置拋石護岸補強,確保步道地基不被掏空,另考量觀海亭有結構安全風險,決定全部拆除,並於現址重新打造1座二層式觀滬平台,一樓可為遊客遮陽擋雨,二樓提供遊客登高觀賞石滬及拍照打卡。

石滬文化園區
石滬文化園區

「桃園市大園區橋梁設施修繕工程」

一、背景說明

桃園市政府逐年辦理橋梁檢測,依據「106年度桃園市橋樑檢測及巡查(第一工區)成果」,埔心橋與新街橋劣化狀況嚴重,評等屬 D,R≧3或U≧3之橋梁。自宜蘭南方澳大橋意外斷裂橋體結構坍塌後,全國對於橋梁檢測與使用安全已嚴格要求,為確保橋梁結構安全及服務水準而辦理修繕工程。

二、計畫目標

本案主要進行橋體整修作業,包含鋼橋結構之塗漆、鋼結構之高強度螺栓更換補強、夜間警示燈之安全引導、橋梁出入口之瀝青舖面鋪設、橋身護欄加強,補強橋梁結構並將橋面青苔清理,保障用路人安全無虞,以提供舒適的騎乘環境。

三、計畫成果

本案已針對安全性與橋面整理進行全面改善,提升埔心橋及新街橋整體結構安全,保護用路人之安全,使行人與自行車能安心優游於濱海,享受桃園海岸之美。

埔心橋施工前狀況-1
圖1 埔心橋施工前狀況

 

埔心橋施工後狀況
圖2 埔心橋施工後狀況

 

施工前螺栓鏽蝕-1
圖3 施工前螺栓鏽蝕

 

施工後螺栓更換處理
圖4 施工後螺栓更換處理

 

新街橋施工前狀況
圖5 新街橋施工前狀況

 

新街橋施工後狀況
圖6 新街橋施工後狀況

「許厝港重要濕地生態復育營造工程」

一、背景說明

許厝港濕地位於桃園市大園區範圍橫跨埔心溪、新街溪、老街溪等三大河川出海口,屬於典型的海岸型濕地,是冬候鳥、夏候鳥南北遷徙過程中重要的休息站,經國際鳥盟評定為重要野鳥棲地(IBA),內政部於民國104年劃定為國家級重要濕地,濕地範圍北起埔心溪南至富林溪,總面積961公頃,海岸線長度10.5公里。市府團隊於105年接受內政部營建署委託經營管理後發現,因為老街溪出海口泥沙淤積陸化,以及非法魚塭佔用問題,導致濕地生態遭到嚴重的破壞,鳥種及數量一年不如一年,搶救許厝港濕地確實已刻不容緩。

二、計畫目標

本計畫利用收回非法佔用魚塭,再回填自老街溪出海口處挖出的淤沙,採挖填平衡方式,形塑濕地原有的地形地貌,並控制高程讓海水於漲潮時自然進入濕地形成鹹水感潮濕地,海水無法感潮的濕地則以淡水補注形成淡水沙洲濕地,創造多樣性的生態環境,藉以吸引更多民眾造訪賞鳥聖地,並積極培育生態導覽員,及結合內海國小的濕地生態教室,帶領大家更深入了解水鳥生態文化,致力讓許厝港蛻變成為水鳥濕地樂園。

三、計畫成果

(一)積極與佔用戶協商,半年內就收回被佔用2、30年的非法魚塭違建拆除之關鍵點:

  1. 如何阻止魚塭不被回填廢土:函文國有財產暑阻止土地佔用人回填廢土,以免濕地變死地,並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同意依現況還地,無需回填。
  2. 如何順利收回魚塭:給予佔用人緩衝時間,以免不甘損失引發抗爭,並取得佔用人同意無償拆遷、依限還地。
  3. 如何爭取民意支持:積極協調桃園市野鳥學會,並充分溝通地方民意,於大園區內海里貴文宮辦理「許厝港國家級重要濕地總體營造社區說明會」。

(二)利用老街溪出海口的淤沙回填,達到挖填平衡完全不用外來土方,並採取「以鳥為本」的生態工法,利用潮汐變化自然引入海水,新增復育大約22公頃的濕地面積,具體內容摘要如下:

  1. 調整工期:原訂107年12月順延至108年4月開工,迴避冬候鳥過境期間 以免造成干擾。
  2. 挖填平衡:配合潮汐每天僅4-5小時可施工,短時間投入大量人物力挖除老街溪出海口5萬方淤沙及魚塭現地調整9萬方,以達到工區範圍內挖填平衡。
  3. 生態陸島:營造生態陸島,提供水鳥自然的棲息育雛空間。
  4. 控制高程:無需外加任何動力,讓濕地隨著海水潮汐自然感潮。
  5. 土壤晶化處理:增加保水力,讓濕地於海水退潮後仍維持30公分以下適合水鳥覓食的水深。
  6. 植栽綠美化:引進2萬方優質沃土,遍植5萬株濱海植物,營造多樣化的生態環境。
  7. 引水攔汙:引水涵管增設攔污柵,防止垃圾隨著海水侵入濕地造成污染,並提供生物廊道。

(三)許厝港濕地成功復育後,到訪的鳥種與數量都有顯著成長,經實際觀測今(109)年第一季候鳥數量1,402隻相較去(108)年同期候鳥數量261隻成長幅度大於5倍,108年11月更首次觀察到稀有冬候鳥冠鷿鷈、禿鼻鴉、黃頭鶺鴒,歷年觀測鳥種紀錄達231種,許厝港濕地已回復到15年前的盛況。

(四)為了落實濕地保育利用計畫,鼓勵社區參與巡護,加強環境即時監測,本府積極招募民間成立「海岸巡護隊」15隊、「環保潛水隊」127人、「環保艦隊」92艘,共同維護濕地環境。

(五)率全國之先,成立海岸環境監測科技中心,建構水質環境監測網絡及大數據資料庫,並在重要河川出海口設置水質自動測站,如果發現水質異常就能立即警示,目前已於埔心溪設置水質自動測站,未來將以每年設置一座的速度全面佈設,提升污染預警效能。

四、獲獎資訊

(一)108年12月在全國17個機關、管理38處濕地評比中脫穎而出,榮獲內政部營建署評鑑為「特優獎」的最佳成績。

(二)榮獲「109年度桃園市政府公共工程金品獎(水利工程類)」評鑑為「優等」佳績。

許厝港蛻變
圖1 許厝港蛻變

 

工程困難克服及工程特色
圖2 工程困難克服及工程特色

 

許厝港鳥潮重現
圖3 許厝港鳥潮重現

「108年度觀音濱海遊憩區管理中心整修工程」

(一) 背景說明

觀音濱海遊憩區位於觀音區觀音里,本設施為地上3層建築,民國64年原觀音海水浴場開放使用,提供營地及套房等住宿服務。民國100年,因海域水質受工業區廢水污染,水質未能符合法規標準及暗潮危險等問題,原觀音鄉公所委外管理期滿後關閉。民國103年升格直轄市後,為利濱海遊憩區整體規劃,本府觀光旅遊局收回遊客中心建物管理權,107年9月11日起移撥本處管理。

(二) 計畫目標

觀音濱海遊憩區建築物為交通部列管在案之需活化設施,本處成立後積極規劃並於108年9月23日開工,進行整修工程,將建物注入活水達成轉型之目標。

(三) 計畫成果

本館規畫作為草漯沙丘地景展示館、桃園市環境教育研習中心、海洋污染應變前進指揮所及等多功能使用。未來將委託優良社區經營管理,提供訪客服務、辦理環境教育活動、安排導覽人員、生態旅行,並預計由海管處與社區共同提案申請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建物外觀施工前(正面)
建物外觀施工後(正面)
圖1 建物外觀施工前後比對(正面)

 

一樓室內教室空間施工前
一樓室內教室空間施工後
圖2 一樓室內教室空間施工前後比對

 

二樓施工前
二樓施工後
圖3 二樓施工前後比對

 

二樓門窗施工前
二樓門窗施工後
圖4 二樓門窗施工前後比對

 

二樓門窗施工前
二樓門窗施工後
圖7 二樓門窗施工前後比對(3)

 

新購設施(1)
新購設施(1)
圖8 新購設施(1)

 

新購設施(2)
新購設施(2)
圖9 新購設施(2)

「108年度草漯沙丘景觀設施新設工程一第一期」

(一) 背景說明

草漯沙丘地質公園是全國第一個以沙丘為保護標的之地質公園,它擁有天然海景及變化多端的沙丘景觀,是千百年形成的獨特地景,結合自然沙丘地景及人文景觀,豐富視覺氛圍。草漯沙丘群位於本市西北海岸,自老街溪出海口至大堀溪出海口,總計8.1公里,面積約4平方公里,其中老街溪口至富林溪口約5公里長沙丘位於許厝港國家級重要濕地內,宛如小型的「撒哈拉沙漠」,更於2013年被「臺灣環境資訊協會」遴選為臺灣九處最值得守護且最美麗的海岸之一,非常珍貴的自然地景。

(二) 計畫目標

  • 108年度已編列預算3,700萬元預算進行整體景觀營造,第一條位於大園潮音北路的潮音海觀景步道。第一期經費為1500萬元、第二期為2200萬元。
  • 地質公園有四大核心價值,包括「地景保育」、「環境教育」、「地景旅遊」及「社區參與」,除了希望達到保育特殊地質、地形景觀外,同時也希望藉由地景保育及地景旅遊,讓環境教育紮根,並鼓勵在地社區共同參與,創造多元經濟發展。
  • 以最安全、環保、低成本且最符合基地特性之工法與理念進行開發,並整合相關自然與人文之獨特資源,塑造一極具地區景觀自明性之景點,朝永續發展方向努力,讓民眾可近距離觀察體驗沙丘之美並且帶動當地經濟活動。

(三) 計畫成果

第一條位於大園潮音北路的潮音海觀景步道於108年8月6日開工至109年3月27日竣工,針對建置入口意象、花架、木平台、舗面及植栽、停車場(停車位總計88席位,包含大客車3席位、小客車36席位及機車49席位)等,大幅提升該區之景觀性及便利性。

景觀平台
圖1.景觀平台

 

木棧道平台
圖2.木棧道平台

 

風機下平台
圖3.風機下平台

 

黃槿步道
圖4.黃槿步道

 

黃槿步道
圖5.黃槿步道

 

沙丘停車場
圖6.沙丘停車場

 

沙丘停車場
圖7. 沙丘停車場

「108年度好客莊園整修工程」

(一) 背景說明

好客莊園位於新屋區笨港里,早期為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總局北部地區巡防局哨所,103年1月撥用給新屋鄉公所作為永安漁港濱海遊憩區休閒觀光用途,後因本市改制後交由本府觀光旅遊局管理,並更名為「好客莊園」,本建物樓高2層樓(2樓僅樓梯及戶外觀景平台),廳舍自107年9月自觀光旅遊局交接由本處管理。

(二) 計畫目標

本處成立後積極盤點濱海地區資源並活化地方建物,於108年12月12日進行整修工程,利用既有建築物改造,現已轉型為海洋客家牽罟文化館兼遊客中心使用,供新屋綠色隧道往來之遊客一個了解在地牽罟捕魚文化及休憩、賞海之空間。

(三) 計畫成果

本館已委託海洋客家休閒農業發展協會代為管理,提供訪客服務、辦理環境教育活動、牽罟文化藝術季活動展示、教案試教、規劃生態小旅行,並且輔導社區申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好客莊園外觀施工前後比對
好客莊園外觀施工前後比對
圖1 好客莊園外觀施工前後比對

 

淋浴間及洗手台施工前後比對
淋浴間及洗手台施工前後比對
圖2 淋浴間及洗手台施工前後比對

 

好客莊園1樓內部施工前後比對(1)
好客莊園1樓內部施工前後比對(1)
圖3 好客莊園1樓內部施工前後比對(1)

 

好客莊園1樓內部施工前後比對(2)
好客莊園1樓內部施工前後比對(2)
圖4 好客莊園1樓內部施工前後比對(2)

 

好客莊園2樓內部施工前後比對
好客莊園2樓內部施工前後比對
圖5 好客莊園2樓內部施工前後比對

 

好客莊園2樓平台施工前後比對(1)
好客莊園2樓平台施工前後比對(1)
圖6 好客莊園2樓平台施工前後比對(1)

 

好客莊園2樓平台施工前後比對(2)
好客莊園2樓平台施工前後比對(2)
圖7 好客莊園2樓平台施工前後比對(2)

 

好客莊園3樓屋突施工前後比對(1)
好客莊園3樓屋突施工前後比對(1)
圖8 好客莊園3樓屋突施工前後比對(1)

 

好客莊園3樓屋突施工前後比對(2)
好客莊園3樓屋突施工前後比對(2)
圖9 好客莊園3樓屋突施工前後比對(2)

「108年度蚵一哨所整修工程」

(一) 背景說明

位於新屋區蚵間里,早期為警察局哨所及宿舍,樓高2層樓,於2016地景藝術節時,該建築物被塑造成「包覆哨所」等創作。建物內1樓設置有男、女廁,原新屋區公所預計作為綠色隧道環境清潔工作人員駐點使用,提供休憩場所及看管既有建物設施。

(二) 計畫目標

本處成立後積極盤點濱海地區資源並活化地方建物,於108年10月18日進行整修工程,利用既有建築物改造,預計轉型為石滬故事館兼遊客中心,供新屋綠色隧道往來之遊客一個了解在地石滬捕魚文化及休憩、賞海之空間。

(三) 計畫成果

本館未來將委託地方社區代為管理,提供訪客服務、辦理環境教育活動、石滬文化導覽、規劃生態小旅行,並且輔導社區申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蚵一哨所外觀施工前後比對
蚵一哨所外觀施工前後比對
圖1蚵一哨所外觀施工前後比對

 

蚵一哨所1樓施工前後比對
蚵一哨所1樓施工前後比對
圖2 蚵一哨所1樓施工前後比對(1)

 

蚵一哨所1樓施工前後比對
蚵一哨所1樓施工前後比對
圖3蚵一哨所1樓施工前後比對(2)

 

蚵一哨所梯間施工前後比對
蚵一哨所梯間施工前後比對
圖4 蚵一哨所梯間施工前後比對

 

蚵一哨所2樓施工前後比對
蚵一哨所2樓施工前後比對
圖5 蚵一哨所2樓施工前後比對

 

蚵一哨所3樓平台施工前後比對
蚵一哨所3樓平台施工前後比對
圖6蚵一哨所3樓平台施工前後比對

 

蚵一哨所3樓平台施工前後比對
蚵一哨所3樓平台施工前後比對
圖7蚵一哨所3樓平台施工前後比對(2)

「108年度桃園濱海地區改善公廁暨提升優質公廁推動工程」

(一) 背景說明

因應本處成立,相關局處、公所相關濱海遊憩設施,後續交由本處維護使用,大園國中配合桃園國際機場開發遷移至新校址,航空城聯合服務中心遷入後因原有廁所為學生使用且已老舊不堪,改善原有學校廁所功能性及優化設備;觀音海水浴場因海域水質受污染於民國100年關閉至今,公廁已髒臭不堪;綠色隧道內為承續石滬文化,於原先廢棄之警察哨所設立石滬文化館,活化原有設施及串聯本市濱海地區自行車路網等設施,修繕公廁後使民眾能有更好的休閒遊憩環境,將可帶來更好的遊憩體驗。

(二) 計畫目標

桃園市政府積極推動各項環境建設,其中提升轄內列管公廁之潔淨品質,讓公廁達到「不髒、不濕、不臭」,提供民眾優質清新的如廁環境、提升環境衛生品質。

配合環保署系統性優化老舊公廁,改用省水、省電之設備,如自動感應燈及省水認證標章設備,並設置無障礙設施維護身心障礙者使用廁間之權利,更增設性別友善廁所,摒除傳統兩性分離的概念,讓不同性別的人能自由地使用同一間廁所;再結合地方文化特質,設置淋浴空間供民眾沖洗,滿足民眾需求,促進觀光產值。

(三) 計畫成果

永安漁港北後湖溪公廁
永安漁港北後湖溪公廁
永安漁港北後湖溪公廁
永安漁港北後湖溪公廁

永安漁港北後湖溪公廁
永安漁港北後湖溪公廁

永安漁港北停車場-公廁
永安漁港北停車場-公廁

後湖溪
後湖溪

航空城服務中心公廁(兩間)
航空城服務中心公廁

忘憂門公廁
綠色隧道忘憂門公廁

漂流木
綠色隧道忘憂門公廁

觀音
觀音濱海遊憩區公廁

觀音濱海遊憩區公廁
觀音濱海遊憩區公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