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厝港國家級重要濕地因生態復育工程成效顯著,已有更多的水鳥回到許厝港濕地覓食及育雛,並吸引許多遊客前來賞鳥,每逢假日幾乎是擠滿賞鳥人潮;惟草漯沙丘地質公園與濕地間被老街溪出海口阻隔,遊客必須繞遠路,經由台61線側車道才可到達對岸,是大園濱海自行車路網的大斷點,不僅增加行車風險,亦降低遊憩品質。
市府為串聯草漯沙丘與許厝港濕地,積極向營建署申請取得同意於濕地範圍內興建許厝港自行車景觀大橋,於110 年10月25日開工,112年1月11日完工,總長度200公尺,橋面寬4公尺,總工程經費9,473萬元,橋身採薄型化及流線式設計,融入河灣、波浪、沙丘、水鳥等環境線條,展現地方特色,以「飛翔之翼」型塑許厝港國家級重要濕地,鋼筋混凝土拱橋採用高強度抗硫混凝土,抗鹽分腐蝕,延長橋樑使用壽命,降低後續養護成本。
「許厝港自行車景觀大橋興建工程」在112年4月17日通車後,不僅型塑完整的濱海生態旅遊廊帶,網路上已經有不少遊客分享心得,且多為正面的肯定,已成為許厝港濕地最亮點的新地標。